更新時間:2016-02-29 13:03:28 來源:大家找算命網(wǎng) 作者:八字算命大師
盛姓的來源_盛姓起源_盛姓的來歷
遷徙分布
(一)1、先秦時期,盛姓活動在河北山東一帶,進(jìn)入秦漢,盛姓已在古吳國之地江蘇形成大族。
2、宋朝時期,盛姓不足6萬人口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8%,排在第160位之后。盛姓主要分布于浙江、湖南、河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江蘇等。浙江是盛姓的第一大省,約占盛姓總?cè)丝诘?9%。
3、明朝時期,盛姓大約17萬人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18%,闖入明朝百家大姓,排在第九時江蘇、浙江、陜西為盛姓比較集中的地區(qū),三省大約占盛姓總?cè)丝诘?9%。其南、安徽、湖北、山東等。江蘇為盛姓第一大省,大約占盛姓總?cè)丝诘?3%。全國基本上形成了以江浙為中心的盛姓分布區(qū)。
(二)當(dāng)代盛姓的人口大約有70萬多,為全國第一百七十五位姓氏,大約占全國人[El的0.056%。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盛姓人口增加率呈現(xiàn)^形的態(tài)勢。
1、盛姓的第一大省為湖南,大約占全國盛姓人口的15%。湖南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蘇是盛姓的主要分布區(qū),這四省盛姓大約占全國盛姓人口的52%。
2、其次分布于上海、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陜西、吉林,這六省市盛姓大約又占26%。全國基本形成了西起湖南、東達(dá)長江三角洲的一大塊盛姓聚集區(qū)。
3、盛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(見圖175)表明:在浙滬、蘇皖大部、江西北段、湖南東北、甘蒙西部、青海北部、黑吉東部,盛姓在當(dāng)?shù)厝巳褐蟹植碱l率為0.15%以上,中心地區(qū)可以達(dá)到0.5%以上,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11%,居住了大約44%的盛姓人群。
4、在福建北部、江西中部、湖南北部和中東部、皖蘇北部、湖北大部、陜西東南、黑吉中部、遼寧東部,盛姓在當(dāng)?shù)厝巳褐蟹植碱l率在0.1%一0.15%之間,以上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8.8%,居住了大約22%的盛姓人群。
姓氏源流
盛(Shèng)姓起源
源流一
出自周朝周文王之子郕叔武。
源流二
出自漢朝時期奭氏族人,屬于避諱改姓為氏。該支盛氏,得姓于西漢晚期,是由奭氏所改。西周初年,有名臣召公奭(姬奭),他是周武王姬發(fā)的弟弟,在周武王病逝后由周成王姬誦繼位后,與周公旦一起,盡心竭力地輔佐周成王,平定了武庚叛亂、平定了東夷、淮夷、徐夷等,為穩(wěn)定和進(jìn)一步發(fā)展作出了巨大貢獻(xiàn)。在召公奭的后裔子孫中,就有一支以先祖的名字為姓氏,稱奭氏,世代相傳。到了西漢元帝劉奭即位(公元前48年)之后,由于其名為“奭”,天下百姓必須避其名諱,包括字諱與音諱,因此奭氏族人遂改為盛氏,世代相傳至今,史稱盛氏正宗。這在史籍《姓譜》上就有記載:“北海太守奭偉,避元帝諱,改姓盛。”在史籍《后漢書·西羌傳》中也記載:“東海盛包,其先姓奭,避元帝諱改姓盛”。
盛氏族人大多尊奉召公奭為得姓始祖。
源流三
出于滿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據(jù)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滿洲八旗姓》記載:
⑴.滿族盛佳氏,滿語為Senggiya Hala,祖先原為漢族,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,融入鮮卑民族,后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,世居長白山色欽(今吉林東豐小四平鎮(zhèn))地區(qū),后多冠漢姓為盛氏。
⑵.滿族瓦爾吉氏,滿語為Wargi Hala,漢義“西方”,世居長白山色欽(今吉林東豐小四平鎮(zhèn)一帶),后多冠漢姓為盛氏。
源流四
源于官位,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白盛,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。白盛,是西周晚期開始設(shè)置的官位。傳說從周夷王姬燮開始,周王室開始將內(nèi)宮墻壁粉飾為白色,因設(shè)白盛之官,其職責(zé)就是負(fù)責(zé)粉刷墻壁。其實(shí),與其說是官稱,不如說是職業(yè),如同今天建筑行業(yè)的內(nèi)裝修之粉刷工匠。據(jù)典籍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記載:“白盛,盛之言成也,以蜃灰堊墻,所以飾成宮室。”
在白盛的后裔子孫中,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或職業(yè)稱呼為姓氏者,稱白盛氏,后省文簡化為單姓盛氏、白氏,世代相傳至今,是相當(dāng)古老的姓氏之一。
源流五
源于匈奴族,出自南北朝時期北周柱國賀蘭祥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北周時期,有一位柱國賀蘭祥,為上將軍。賀蘭祥,公元515~562年,亦稱賀蘭·盛樂,源出匈奴賀蘭部,以部落稱謂為氏,字盛樂,在史籍《周書·宇文護(hù)傳》中記載其為賀蘭·盛洛。
在賀蘭祥被抓捕之后,其后裔子孫及族人中有取先祖名字為姓氏者,改稱盛氏、蘭氏、樂氏等,遷逃四方以避災(zāi)禍,世代相傳至今。